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:你今天如果保持不闹,那么我们明天就带你去游乐园。但是这样的承诺对小孩子而言,听到的却是另一个意思。
我们总是用孩子喜爱吃的,喜欢做的,愿意玩的事物来要求孩子达成我们所需的条件。这个时候孩子给我们的反馈往往是当下妥协,但是并不会持续很久。
就拿上次我说,如果你今天能够不惹妈妈生气,那么明天我们就去吃肯德基。这个时候悠悠会马上变得特别乖,特别听话,宛如天使一般温暖。但是到了中午的时候,悠悠就会拉着我的手要出门,并且有着强烈的不容反驳状态。
当我解释说明天的时候,得到了悠悠很痛快的嚎哭。
很多这样类似的情况发生,作为一个求真的奶爸,我必须找到缘由。终于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:3岁以内的小孩子听妈妈说话的时候,会自动筛选自己想要的,或者只能明白你的后半句话。而且小孩子对于,昨天.今天.明天的概念会经常性的混淆,所以你答应他明天才去做的事情,在他看来就是一会要去做的事情。这就造成了很多我们认为的:不听话。
悠悠不就是这个例子吗?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,他只听到了去吃肯德基,忽略了明天,或者干脆就不懂得明天是什么。
之后的我,在承诺悠悠事情的时候,就很少用今天,明天作为前缀。把明天改成下次,或者更形象一点的“太阳公公上班的时候”。这样就避免了悠悠误会,最重要的还是不会让悠悠失望,觉得爸爸说话不算数。
当我们做到以身作则的时候,孩子看得到,得的到,自然也会说话算数。
我是奶爸一枚,分享每一个好故事。各位看官,咱们下次见。